![]() |
金龍的建議食用方法 |

恒:柚子味醬油味都很重,豬耳挺爽口,略為酸了一點。
恒:金龍。濃味噌和豚骨作湯底,色澤較清、比清水稠又未至達磨或豚王的地步,大概這稀稠度才是適合幼麵的程度。先加入兩粒生蒜蓉增加香味。第一口!濃郁的味噌味隨住硬身的幼麵流入口,容易吸引食客,可是當吃到中途會略嫌鹹。餘下到80%時加入芝麻味道未有太大分別;60%加入紅薑,酸甜的紅薑幫助一清味道減低鹹度、增加口感;40%加入味魚,微辣魚味和湯底挺合襯。蛋不夠糖心而且欠缺味道,一般;叉燒有咬感、豚味,合格;栗米粒很清甜,有助減低鹹度。根據牆上建議,以上的所有事都在短短10分鐘內完成,因為麵幼很快會吸引湯軟掉!(雖然我覺得是為了令客人快離去..笑)
彤:金龍的湯因加入了大量的味噌,以致豚骨味都被蓋過,還有點過咸。而配菜沒有相當出色,蛋不夠糖心,同醃得不夠入;叉燒只是平凡,做不到入口即溶。本以為粟米的甜度可以令湯昇華,但看來我想太多了,因為粟米不夠甜的說。
彤:跟金龍相比,白龍的湯來得清甜很多,加入白芝麻後,會更加香。雖然湯底濃郁,麵質亦不錯,卻欠缺了獨特的風格。要是矇著雙眼,再來一碗,我也許已說不出是龍也的拉麵。跟我最愛的烏華仍有段距離。(附送的蛋沙律其實不錯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