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0月28日 星期日

紫粵軒

將軍澳唐德街3號香港九龍東皇冠假日酒店2樓

[恒將快隨後加入食評]

彤:今天來到開了不久的Popcorn上蓋的酒店的中餐廳試菜。

是日例湯:章魚葛湯
彤:第一次遇到按人頭計算的例湯,真誇張章魚葛湯。湯很足料,但也許是熬煮得不夠耐,湯渣仍帶有濃濃的味道,未能夠完全將精華注入湯裡。湯雖然清,但甜度不夠,濃度也不足。如果多煲幾個小時或可更好。

酸薑皮蛋
 彤:皮蛋,相當好吃,外層晶瑩剔透,內裡流心。皮蛋完全沒有澀味,很甘香,用料不錯。酸薑中和了皮蛋的膩,口感爽脆,但有點太甜,如果酸度可提升一點就好了。

琵琶豆腐
 彤:從來不知琵琶豆腐是這個樣子,是它走了創新路線嗎?豆腐中混了魚肉,蒸後,淋上南瓜汁。豆腐和魚肉的比例可能有等不對,或者是魚肉不夠彈牙,有點糊口的感覺。而魚肉、豆腐、同南瓜汁有點不太夾,怪怪的感覺。

鴨兩食:北京填鴨
彤:烤得相當香脆的鴨,從皮的聲音就知道。色澤相當美,鴨不算肥,但油脂味仍很香。肉質相當嫩,鴨味濃郁,如果可以再切得薄會更顯功架。亮點在薄餅,真的相當相當的薄,快要透光的說。雖說熱是薄餅會相互痴住,不過放涼了一點後情況就有所改善。薄餅帶有點點麵粉的香味,感覺就好像將鴨的油膩感吸掉。另外附有甜醬、京蔥、青瓜,很正宗的感覺。北京填鴨是整晚最令人回味的呢!

鴨兩食:生菜包
彤:餘下的鴨肉不會浪費,加入了豆乾、荀、榨菜等材料,炒成肉末,製作成生菜包。肉末很惹味,都滲透了鴨的油香。但生菜不夠脆,埋沒了肉末。如果將肉末都拿去炒飯,一定會說句:Bravo!

紅棗上湯竹笙浸時蔬
彤:竹笙相當爽脆。但上湯裡都沒太突出的紅棗味,是很清淡的一道素食,是吃鴨後去膩的好選擇。

彤:是環境別緻,服務不錯的餐廳。

2012年10月23日 星期二

翡翠拉麵小籠包

將軍澳唐賢街9號PopCorn商場1樓F09號舖

彤:在將軍澳走了一圈,也沒什麼頭緒,結果隨便入了明合不太安全的翡翠,想著表現不太強差人意也已經是驚喜,可惜一如所料,應該沒有到訪的下一次。入面的服務員沒什麼服務可言,個個行屍走肉的樣子。

炸醬麵
彤:炸醬麵附清雞湯乙碗,雞湯比味精湯好一點點,但仍然感覺是史雲生清雞湯的朋友,沒什麼雞味可言。炸醬麵和平日見到的不太一樣,平日見到的是橙紅色的,大概是不同Origin的關係。這個炸醬內有肉碎、豆腐乾粒和荀,當中只有肉味比較突出,但醬汁的Base味太濃,蓋過大多材料的味道。而拉麵沒有麥香,有點過度糊口,加入湯後會好一點,但仍欠煙韌。是一個只有驅殼,沒有靈魂的炸醬麵。

酒釀丸子
彤:一上台就傳來刺激鼻子的酒味,而不是純熟的酒香。丸子煙韌,合格。可惜糖水有點過甜,酒的香味和純熟感未見突出。加上熱度不足,可以好更多吧?

[恒將快隨後加入食評]

2012年10月21日 星期日

The Roundhouse - Kitchen + Beer

尖沙咀樂道36號地下及1樓

恒:曼聯餐廳在開始美食之旅前撤離香港市場,感到可惜之時就有新特色餐廳出世。雖說香港美食薈萃,但其實德國菜的選擇不多,只有有名的赤柱 King Ludwig Beerhall,和以味道差而聞名的Berliner German Bar and Restaurant (苦笑),所以對這新德國菜期待挺高!

[恒將快隨後加入餘下的食評]

彤::在尖沙咀遊走多時,都好像不為意有這德國菜餐廳,原來是半Pub半餐廳,內裡的裝潢很有心意,以啤酒蓋、啤酒杯墊裝飾。點了聞名的啤酒罐燒雞,另加了自家製啤酒黑麥麵包。

自家製啤酒黑麥麵包
彤:自家製啤酒黑麥麵包上台是仍是熱辣辣,傳來陣陣的麥香,啤酒味就在入口後才湧現。味道不錯的麵包,卻在口感和質地上令人失望,真可惜。麵包暖是很糊口,筋性太重的說,不夠鬆軟;放涼後更會變得粉粉的,懷疑是用恒最怕的麵包機所製作而成。麵包令附上蓄茄醬,以及肝醬,醬比起赤柱的King Ludwig Beerhall失色,茄醬雖然蓄茄味濃郁,可惜味道同麵包不太夾。而肝醬是沒有層次的味道,很鬆散的。是概念和味道不錯的包,有待改善。

啤酒罐燒雞
彤:啤油罐燒雞造型很吸引,上台昤還看到雞汁慢慢的滴下來,便趕忙用麵包把燒雞的精華留住。另附上以雞汁熬煮成的燒汁。恒擔任解剖學的權威,把整隻雞拆開。雞肉一打開之際,白溜的雞肉散發出誘人的香氣。本以為燒雞都總會是很乾、很枯,誰知這燒雞肉質相當嫩和滑溜,而且肉汁得以保留住,很Juicy。雖然是用上冰鮮雞,但沒有雪水味,而且有雞味的說,肉絲間滲著啤酒味。也許是加入啤酒調味的關係,吃完整隻雞也不會覺得太油膩。是很值得Encore的說。

2012年10月19日 星期五

萬豚屋

尖沙咀赫德道19-23號地舖
貌似傳統的外表

彤:行過鳥華,見到有70蚊的Lunch Set,考慮到其水準,的確相當吸引,但因一心打算試新野,所以還是堅持到了,沒保証,卻在OpenRice好評如潮的萬豚屋。誰知一進店裡,就被其陰沉嚇得想掉頭走,那種陰暗絕非散發著情調,而是蘑菇雲的氣息。點了香菌濃湯厚切豚肉烏冬和豚骨濃湯豬軟骨烏冬。

用石鍋上,上的時候相當滾,仍有氣泡在邊邊位。香菌濃湯極上厚切豚肉烏冬用上了大啡蘑菇,菇味其實挺濃郁,奈何跟豚骨湯底不夾,感覺就似刻意將西方和東方的材料強行合起來,沒有好的Marriage。厚切豚肉不會過肥,味濃,不膩,合格,但絕不是佢所言的極上。而烏冬,雖說是手打,但不煙韌,毫不彈牙,加上本身沒什麼味道,跟旺角的火山頭手打烏冬差距極大!而豚骨濃湯豬軟骨烏冬,湯底似是味精多於用上數十小時熬出的湯,混濁的湯,不能窺探其豚骨的本質。豬軟骨份量不多,加上有點碎,豚味比厚切豚肉片失色很多。

服務態度不好,擠逼的環境,索價60多元的烏冬,感覺被搶劫一樣,還是到鳥華好了。

(前) 香菌濃湯厚切豚肉烏冬
(後) 豚骨濃湯豬軟骨烏冬
恒:今次的點評會少了分跳脫,就簡單的因為這高人氣的手打烏冬店 - 萬豚屋 - 絕對不能引起我對食物的豐富印象和想像力。貌似傳統的店外貌令我滿有期待,所以對鳥華視而不見;可惜原本底子裡只是一家跟旺角街邊日式麵店、銅鑼灣豚組沒差的普通食店。

前日Service Management才指出要是客人的心情不好,最終不滿的機會相當大,所以又一次強調優良服務員的重要性。精神集中在食物上。用茶酸澀味不能更重的奶茶打開序幕。香菌濃湯厚切豚肉烏冬隨即送上,在誇張的熱力下香菌...不...基本上只是啡大菇的味道在四散。喝一口湯...對...滿有豚骨的味道,但卻是不細心、沒有好好處理的混濁豚骨湯底、再有古怪陰沉的菇味襯托。烏冬雖然比超市買到的煙韌,不過並沒有吸收湯的能力、又容易被泡軟,所以比火山頭的差了點。

本質上豚骨濃湯豬軟骨烏冬是沒有太大分別,少了陰濕的菇味所以比較討好。可惜豬軟骨其實只是肉塊,鮮有軟骨位,貨不對版!

被搶劫嗎?我說不上,不過真的有$60 WOR的感覺,而不是令人滿足的$100咋WOR~~會再光顧嗎?不!

2012年10月14日 星期日

Vivo

中環蘇豪伊利近街41-43號地下

The Twin Sister to Tivo - Chic, Informal, Intimate but Innovative
彤:多次在Soho行經這店都被優雅的裝潢吸引著,但一直都未有機會一試,有鑑於最近的食運甚差,於是決定到來一洗霉氣 :P

恒:說真的,一直都想試這間餐廳。只是用上簡單的Lighting 令人感覺優雅、帶點虛幻,就令人放慢腳步,被吸引進來。遲遲未試只是怕會太貴,不過細看Lunch Set價錢仍是範圍之中。食完更覺得是平價高質 (笑)!
Fancy Lighting and Bar Design 
恒:先差開話題做件未試過的事。注意絕不是宣傳之用,只是覺得睇睇其網頁,留意一下Vivo、Tivo、Aqua Restaurant Group 或者有一天會有Aqua Restaurant 篇!

http://www.aqua.com.hk/#/eng/global/hongKong

彤:Mocktail真的好不錯,Raspberry味濃郁,但絕非藥水味,加入了清新的Apple Juice,偶爾來點Mint的爽勁,相當開胃和提神。

恒:確實Mocktail 認真抵讚,可能因為同時跟我點的Mocha 質素對比極大。Aperitivo - 即是令人增加食慾的餐前飲品 - 簡單的Raspberry Flavour,底部充滿Crushed Fresh Blue Berry,莓味新鮮濃郁,輕輕加入的兩片Mint Leaves 不論香氣上還是在舌頭後半部的清爽感都大有貢獻。野性清新的感覺,我已準備好食慾了!

Spaghetti Carbonara

彤:第一次吃到如此正宗的Carbonara!先看顏色,金黃色的醬汁,絕對是跟平日的白汁差天共地。醬汁相當稠,攀附在每條意粉上。Carbonara Sauce蛋黃味濃郁,醬汁Creamy得來,又不膩。煙肉很厚身,不肥,而且豚味好濃,跟蛋黃味濃的Sauce絕對是很好的搭配。意粉沒有Over-cook,爽口,煙韌度仍在,但如果能轉用麵粉味較濃的意粉會更加分。

恒:正宗的Carbonara,就不是港式意大利餐廳的Carbonara Sauce。我同意平常的都是白汁,沒有蛋黃,只有白汁,跟本就沒有完整的口味。這次遇上的Carbonara 先是Spaghetti 煮的時間剛好,爽彈的口感;Sauce 在離火後快手加入蛋黃、少量Cream、Cheese 用餘溫把醬汁煮好,更重要的是..醬汁沒有被煮滾!所以Egg Yolk、Cream Flavour得以好好保存,而且口感順滑厚身Creamy,Basil 最後做出清新點啜。噢!原來我從未吃過Carbonara!


彤:材料雖然簡單,Bacon and Egg,但卻令人相當回味。批底薄得似紙一般,香脆,又不失麵粉的香氣。Tomato Sauce濃郁,酸酸的,中和了Mozzarella Cheese的膩感。蛋黃為Pizza添了點濕潤度,令Cheese的Creamy更鮮明。最驚嚇的是吃到似是Parma Ham的Bacon,帶有微燻的味道,咸香。雖然很簡易,卻讓人好滿足。

恒:其實食完高質素的Carbonara 味覺上相當飽滿。這刻送上的Pizza 還能提起食慾,不敢相信。Pizza 不單簿如餅乾,又有出色的盛托力,可以好好的把Bacon、Mozzarella托著送入口!豐富酸度的Tomato Sauce,奶味重的Mozzarella,肉味突出偏中間位的Bacon;Pizza 就應該是這樣子,不同的口感不同的味道,就似強勁的Life Band合奏一樣,令人目光離不開!

2012年10月7日 星期日

蓮香居

雞紮(前);蝦餃(後)
上環德輔道西46-50號2-3樓

彤:不論裝潢定餐牌,都跟中環的蓮香樓很相似,相信一定有點淵源。中環店吃過幾次,但每次的水準都每況愈下,所以今次來到上環點一試。佔地三層,但仍座無虛席,花了好一會時間先找到位子。懷舊茶樓沒有點心紙填,要留意著點心車,自己出去拎。這裡的點心沒有什麼花樣,都是最傳統的。

彤:蝦餃的皮也算精瑩剔透,不會太炒,煙韌度合格。但內裡的蝦鮮味不足,不夠彈也。而且蝦餃每隻大小不一,未見誠意。而雞紮用上兩層腐皮,紮得相當的實,不易散開。雞肉嫩滑,綿花吸了很多汁,但又不會太油膩。可惜腐皮味道不夠濃,加上沒有芋頭,雞紮的重點項目不見了,當然有點失望。

恒:蝦餃有尚算煙韌的水晶皮、細細的蝦仁;雖不滿足,但幸有足夠的蝦味,得到合格凡分數。在半憂心的心情下向雞紮邁進。兒時就最愛的雞紮,用煙韌的腐皮包裸著雞件、魚肚、火腿。在蒸籠中熱力把雞件和火腿的精華逼出,再由貪婪的魚肚吸收。吃下去,雞件已經被熱力蒸到腍身,入口不用咬都化開;魚肚絕對是精華,有雞的鮮、火腿的香,在口中肉汁大爆發。跟腐皮一起送入口,越咬越有味,捨不得吞嚥下去!


彤:馬蹄糕的評價相當高,馬蹄味道清甜,馬蹄粒相當爽口,糕的質感相當好,彈牙煙韌,又不會覺得有種膠膠的感覺。味道不會太甜或不自然,又不會煎得表面很油。

恒:馬蹄糕是今天的亮點!爽甜的馬蹄,就在挺身爽口的糕內,香煎加熱後表面、尤其邊位份外香脆!馬蹄份量多、分佈平均每啖馬蹄糕都有被照顧到。如果可以加入部分較生的馬蹄增加清新感定更吸引!






腐皮夾
恒:花了一段時間找的腐皮夾。用腐皮造成千層酥皮的概念,夾層中有香菇類以提供味道。一諗到有如此多層腐皮仍可以如此整齊就覺得太神奇了,是個有特色的菜色


彤:第一次見這款點心,覺得相當新奇。相信呢度用上幾十層,甚至百幾層的腐皮,中間夾著了豬肉碎,菇粒等等材料,為腐皮添上了鮮味。雖然沒有什麼令人覺得好驚人的點心,但如果一求懷舊感,偶爾來來也不錯。

恒:我就覺得蓮香居既有懷舊感又比始店蓮香樓裝修較好、地方較整齊。再聽同行者說原來蓮香樓沒有點心車仔,只是這兩個原因就足以令我覺得蓮香居較好!但大家要小心揀位,因為點心車有特定的路線,就因為我倆坐在路線的終點位,吃不到賣相一流的菠蘿包,可惡!

2012年10月3日 星期三

秀殿

銅鑼灣渣甸街54號富盛商業大廈3樓D室

彤:沒想到在午餐時段這店子也不會太多人,可以在寧靜的環境悠閒用餐。得到傳媒廣泛報導,加上名字的關係,總覺得似大型的店子,沒想到是小本經營的感覺,似是走日本家的路線的菜。

恒:一間小店、一句精神的歡迎、一個有禮貌英文好的日籍侍應,印象分非常高!少有地有明確目標揀選到各人的食物;餐湯和莎律隨即送上。普通的玉米罐頭湯,簡單的莎律醬加芝士粉,正常不過的事 $80 多一點的午餐絕對不值得花時間在頭盤類上!

彤:打頭陣的湯看起來有點似罐頭忌廉湯,有點憂心呢。一入口雖然還有點罐頭的感覺,但有濃濃的玉米味,出乎意料!湯的濃稠度控制得不錯,如果真的加入玉米粒會更加分呢。蔬菜沙律是普通之作,用上的沙律醬味比平日吃到的有點奶和酸,恒說是加入了大量的芝士粉,我就覺得是乳酪的感覺。在蔬菜沙律旁的薯仔沙律是超水準之作,我好喜歡!!薯仔蓉很滑和Creamy,但又不乏薯仔的味道,入口後帶來一種很full,很圓滿的感覺。

蛋包飯配牛肉燴汁
彤:先登場的是蛋包飯。熱烘烘的,賣相也不錯。輕輕的用刀打開蛋包,就會看到蛋煮得剛好,內裡仍是未熟透,充滿著蛋汁,很滑溜的蛋漿。蛋的味道很濃,又沒有腥味,應該不是用上一般超市沒有味道的蛋,可惜的是蛋好像跟牛肉燴汁的味道不是太夾,牛肉燴汁的味道太濃,都會把淡淡的蛋香搶掉。內裡的飯是炒飯,用上茄汁,酸酸的幾開胃,但是以日本米來說也好像米香不夠,和有點煮過頭,飯太稔,太黏了。

恒:是何等的高難度?既香且薄的蛋皮、嫩滑柔軟的蛋餡!端上時蛋包微微抖著,像是大型的牛奶布丁,真不忍心切開它。先試一口原味,蛋味是多麼的濃郁、自然、令人溫暖,如珍珠頸鍊般圓潤溫暖的感覺!牛肉澮汁大概在炒洋蔥時火過猛令焦味、洋蔥味突兀得過份,破壞了蛋的完美印象。炒飯也混入大量洋蔥,即使我並不挑吃,亦略嫌洋蔥味太嗆了!雖然飯和汁都是水準以下,但蛋包實在吸引非常,大不了就試配其他醬汁就好了!


流心芝士漢堡定食
彤:從名字看,流心芝士漢堡的流心應該在漢堡裡才對吧?誰知只是在漢堡的表面,太失望了。芝士味不濃,偏奶的。漢堡扒入口的肉質很鬆軟,亦因為加入了大量的洋蔥粒,有來爽口的感覺,口感相當豐富。可惜牛味不夠濃郁,也被洋蔥的味道大大蓋過。相比起蛋包飯,漢堡也實在太失色了!

恒:上菜的一刻就覺得怪怪的,以為是自己記錯菜名,希望切開時還是有流心餡。大概不用吉列或炸等快速形成外皮的方法,就難以加入流心,在香煎的過程芝士大概會從漢堡肉中流散出來。漢堡的質素比蛋包有明顯的差距。雖然肉質嫩口亦有咬口,但肉味淡淡的更被混入的洋蔥蓋過了。順帶一提,普通白米飯的飯香和口感比炒飯好得多,所以我相信其實用料不錯的!


彤:值得一提的是餐後的飲品不錯,熱咖啡可能比一般的咖啡店都要好飲哦,不苦澀,沒有酸味,卻有有濃烈的炒栗子味,很特別。

恒:為著有炒栗子香的黑咖啡;為著禮貌用心的侍應;為著舒適的小店裝修;為著完美的蛋包,大家不妨上一上三樓到訪秀殿!

2012年10月2日 星期二

La Piazzetta

中環俊榮里5號地下

彤:恒被以家鄉意大利菜作招徠的餐廳傳來的香氣吸引了,所以放棄了在旁的Pizza,在這點了兩個Brunch。先有態度不好的侍應令人不快,其後再端上開了水的果汁先生,真的相當令人擔憂。
Brunch Set: Grilled Steak Fillet

彤:先來的是兩片多士,有烘過的顏色,卻沒有烘過的口感和熱度。另外附上的牛油沒有味,果醬也很隨便。然後送來兩個用熱盤盛的Brunch,本想說用熱盤很有誠意,但看到凌亂不堪的食物,就收回了讚賞。先說正常的食物,留意只是正常,不是好吃。茄汁豆翻熱過,因為是罐頭的,難吃不了。薯角和烤蔬菜也是正常,除了蔬菜有點太乾外,味道是可以的。難吃主角一:牛扒,其實烤的功夫上不錯,無奈牛的味道好奇怪,沒有牛味不在話下,肉質霉的,味道有點酸,好似變壞了一樣。難吃主角二:Sole Fillet,很油,很腥。難吃主角三:炒蛋多士,麵包毫無朝氣,更嚴重的是炒蛋的質地相當噁心,一點也不Creamy,而是一粒粒的,真的好像恒所言是Baby-vomit like,完全沒有蛋味,吃了一口就吃不下去了。真想不到這樣的餐廳都可在中環生存。

Brunch Set: Sole Fillet
恒:不怕貴、只怕浪費了我珍貴的位置!本想去旁邊新開了很久的Pizzeria,誰不知又嗅到La Pizzetta 傳好吸引的香氣,一探究竟,原來是以意大利家庭菜為賣點。決定坐下其實是因為見到有為數不少的外國人,就以為是真正的西方口味!我不排除因為Waitress 的態度囂張 (更要寫錯單!) 而味道挑剔起來,但我真心的覺得吃完好想反吐!Scramble Egg加入Fruity White Wine、Basil,可能是炒的溫度太高..可能是加入過多白酒..起了一粒粒;加上這白酒配Basil 味道奇怪,即時聯想到Baby Vomit.. 吃了一粒乾得會弄損口腔的薯仔延遲嘔的時間。Sole Fillet嚴重Over-Cook,腥味極為突出,後加的橄欖油成不了點啜反令魚柳變得Fatty、Oily..進一步提升想嘔情緒!再吃彤的Steak Fillet,起初以為怪味來自過多的Rosemary,再大膽細味一下就發現是牛柳的霉爛酸臭味,大量的Rosemary 就是為了蓋過這噁心的味道!我不相信廚師在製作時察覺不到!(回想都嘔)
我覺得這店子的惟一存在價值大概是給我帶我的仇人前往..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