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月27日 星期日

Inn Side Out

BBQ Chicken and Mozzarella Pizza
銅鑼灣新寧道10號新寧中心地下

彤:因為朋友介紹的關係,到了平日不會到的酒吧用餐。本來想說酒吧應該沒什麼好吃的,結果有大大的驚喜,所以決定帶恒來到訪。BBQ Chicken and Mozzarella Pizza,Barbecue Sauce味道相濃郁,十分惹味。醬汁都被封印在芝士之下,使雞肉能保持濕潤。Mozzarella為Barbecue Sauce帶來了Creamy的感覺,令醬汁都充滿了口腔。整個Pizza最驚人的是奇脆,奇薄的批底 ,完全沒有被醬汁浸到軟爬爬的說,而且批底的麵粉香沒被濃濃的醬汁蓋掉。這個是我在香港吃過的Pizza最叫我回味的個,一星期吃了兩次。誰說酒吧沒有美食?

2012年11月4日 星期日

Cafe Maison

中環歌賦街12號地下

彤:在網上看到這開了不久的小店的甜點好似幾精緻,於是到訪。店子的裝潢簡潔得來又舒服,有著不同的小擺設,又有雜誌和漫書比客人讀,唯獨坐久了覺得音樂愈來愈大聲,覺得有點煩擾。

恒見到有High Tea Set很高興,想點之際,店主卻說原來要早兩天預定。於是我們就只是點了一杯咖啡,一件紫薯撻,和一粒咖啡味的馬卡龍。

紫薯撻(左)
咖啡馬卡龍(右)
 彤:馬卡龍沒有咖啡味,內裡的Cream也有油油的感覺,而不是Full和Creamy。外殼相當實和厚,一點也不Delicated。唯獨有點點杏仁味,這比較讓人覺得是馬卡龍。紫薯撻的撻底牛油味不夠香,過實,不鬆化。紫薯雖然幼滑,但紫薯味不夠濃,淡淡的,容易被蓋過。


彤:紫薯撻的撻底牛油味不夠香,過實,不鬆化。紫薯雖然幼滑,但紫薯味不夠濃,淡淡的,容易被蓋過。內裡的Cream似是Whipping cream,完全沒有奶油的味道,粗糙,不滑。是令人很失望,也令人高興當天沒有High Tea Set的甜品。

Cappuccino 
彤:Cappuccino比甜點正常多了。拉花技巧好像不錯,簡單的圖案做得很俐落,拉花也成功令咖啡味道均勻。泡泡細密,又幼滑,合格。咖啡味道不酸,而且是挺不錯的味道!如果沒有吃到甜點,咖啡的分數就大概不會被拖垮。

[恒將快隨後加入食評]

2012年11月2日 星期五

蘭芳園

尖沙咀彌敦道36-44號重慶大廈活方地庫26號舖


奶油脆豬(左),凍奶茶(中),咖央西多士(右)
彤:恒想試多時的蘭芳園,今天終於有幸到訪。雖然沒有機會到中環總店,但來到了尖沙咀分店。留意,是有最低消費的餐廳。點了咖央西多士,奶油脆豬,凍奶茶。奶油脆豬的包不錯,外鬆脆,內軟悉,烘過後散發出誘人的麵包香味。美中不足的是用上的牛油味不夠香,都被煉奶味蓋過。咖央西多士炸得金典色,咖央跟西多的配合,絕對不比花生醬與西多失色。可是這個西多欠缺蛋香,不夠濕潤,未有令人陶醉在其中的感受,只是不過不失之作。蘭芳園是以奶茶而聞名,聲稱是絲襪奶茶,份外香濃幼滑。凍奶茶的確很滑,當然啦,加入了咁大量的奶,都快要蓋過茶味。茶沒有澀味,因為都被奶蓋過。其實是幾Creamy的,但少了茶香,還是凍奶茶嗎?

雷聲大,雨點小。有時真的很討厭陳年老字號的餐廳,以此為名,保留不好的服務態度。

[恒將快隨後加入食評]

恒:都不算好耐之後才加入點評吧,希望仍有支持者吧!確實是想到訪多時的名牌茶餐廳,大概是因為那陣子特別想吃出香港地道食物的特色、風格,所以份外想到這老子號。尖沙咀店是用上懷舊的裝修帶出風味,是有的,不過如果大家想好坐就未係太合適了唷。先來個奶油脆豬。經烘焙的豬包香脆,而且帶有多士香;夾著鍊奶和牛油,味道確是吸引,尤其牛油被豬包的熱力剛熔掉,香味更是散發 (值得一提,這包很難享用得儀態,會食到一枱包碎,小心!) 咖央西多士。先說,我基本上大多時候吃下午茶都會點上西多士,喜歡它略煎炸過表面,散發出濃烈的雞蛋香,軟軟的麵包中間夾醬料,味道和質素有不少都取決於醬的吸引程度!這咖吤多我則覺得咖吤的椰香有好好提供美味,可是西多經過千年油的深度煎炸,被油味影響了!
我發現我對食物的味道可以記非常耐 (所以如果唔好食..是有點惱人的) 但飲品的記載能力..哈哈忘記了!

2012年10月28日 星期日

紫粵軒

將軍澳唐德街3號香港九龍東皇冠假日酒店2樓

[恒將快隨後加入食評]

彤:今天來到開了不久的Popcorn上蓋的酒店的中餐廳試菜。

是日例湯:章魚葛湯
彤:第一次遇到按人頭計算的例湯,真誇張章魚葛湯。湯很足料,但也許是熬煮得不夠耐,湯渣仍帶有濃濃的味道,未能夠完全將精華注入湯裡。湯雖然清,但甜度不夠,濃度也不足。如果多煲幾個小時或可更好。

酸薑皮蛋
 彤:皮蛋,相當好吃,外層晶瑩剔透,內裡流心。皮蛋完全沒有澀味,很甘香,用料不錯。酸薑中和了皮蛋的膩,口感爽脆,但有點太甜,如果酸度可提升一點就好了。

琵琶豆腐
 彤:從來不知琵琶豆腐是這個樣子,是它走了創新路線嗎?豆腐中混了魚肉,蒸後,淋上南瓜汁。豆腐和魚肉的比例可能有等不對,或者是魚肉不夠彈牙,有點糊口的感覺。而魚肉、豆腐、同南瓜汁有點不太夾,怪怪的感覺。

鴨兩食:北京填鴨
彤:烤得相當香脆的鴨,從皮的聲音就知道。色澤相當美,鴨不算肥,但油脂味仍很香。肉質相當嫩,鴨味濃郁,如果可以再切得薄會更顯功架。亮點在薄餅,真的相當相當的薄,快要透光的說。雖說熱是薄餅會相互痴住,不過放涼了一點後情況就有所改善。薄餅帶有點點麵粉的香味,感覺就好像將鴨的油膩感吸掉。另外附有甜醬、京蔥、青瓜,很正宗的感覺。北京填鴨是整晚最令人回味的呢!

鴨兩食:生菜包
彤:餘下的鴨肉不會浪費,加入了豆乾、荀、榨菜等材料,炒成肉末,製作成生菜包。肉末很惹味,都滲透了鴨的油香。但生菜不夠脆,埋沒了肉末。如果將肉末都拿去炒飯,一定會說句:Bravo!

紅棗上湯竹笙浸時蔬
彤:竹笙相當爽脆。但上湯裡都沒太突出的紅棗味,是很清淡的一道素食,是吃鴨後去膩的好選擇。

彤:是環境別緻,服務不錯的餐廳。

2012年10月23日 星期二

翡翠拉麵小籠包

將軍澳唐賢街9號PopCorn商場1樓F09號舖

彤:在將軍澳走了一圈,也沒什麼頭緒,結果隨便入了明合不太安全的翡翠,想著表現不太強差人意也已經是驚喜,可惜一如所料,應該沒有到訪的下一次。入面的服務員沒什麼服務可言,個個行屍走肉的樣子。

炸醬麵
彤:炸醬麵附清雞湯乙碗,雞湯比味精湯好一點點,但仍然感覺是史雲生清雞湯的朋友,沒什麼雞味可言。炸醬麵和平日見到的不太一樣,平日見到的是橙紅色的,大概是不同Origin的關係。這個炸醬內有肉碎、豆腐乾粒和荀,當中只有肉味比較突出,但醬汁的Base味太濃,蓋過大多材料的味道。而拉麵沒有麥香,有點過度糊口,加入湯後會好一點,但仍欠煙韌。是一個只有驅殼,沒有靈魂的炸醬麵。

酒釀丸子
彤:一上台就傳來刺激鼻子的酒味,而不是純熟的酒香。丸子煙韌,合格。可惜糖水有點過甜,酒的香味和純熟感未見突出。加上熱度不足,可以好更多吧?

[恒將快隨後加入食評]

2012年10月21日 星期日

The Roundhouse - Kitchen + Beer

尖沙咀樂道36號地下及1樓

恒:曼聯餐廳在開始美食之旅前撤離香港市場,感到可惜之時就有新特色餐廳出世。雖說香港美食薈萃,但其實德國菜的選擇不多,只有有名的赤柱 King Ludwig Beerhall,和以味道差而聞名的Berliner German Bar and Restaurant (苦笑),所以對這新德國菜期待挺高!

[恒將快隨後加入餘下的食評]

彤::在尖沙咀遊走多時,都好像不為意有這德國菜餐廳,原來是半Pub半餐廳,內裡的裝潢很有心意,以啤酒蓋、啤酒杯墊裝飾。點了聞名的啤酒罐燒雞,另加了自家製啤酒黑麥麵包。

自家製啤酒黑麥麵包
彤:自家製啤酒黑麥麵包上台是仍是熱辣辣,傳來陣陣的麥香,啤酒味就在入口後才湧現。味道不錯的麵包,卻在口感和質地上令人失望,真可惜。麵包暖是很糊口,筋性太重的說,不夠鬆軟;放涼後更會變得粉粉的,懷疑是用恒最怕的麵包機所製作而成。麵包令附上蓄茄醬,以及肝醬,醬比起赤柱的King Ludwig Beerhall失色,茄醬雖然蓄茄味濃郁,可惜味道同麵包不太夾。而肝醬是沒有層次的味道,很鬆散的。是概念和味道不錯的包,有待改善。

啤酒罐燒雞
彤:啤油罐燒雞造型很吸引,上台昤還看到雞汁慢慢的滴下來,便趕忙用麵包把燒雞的精華留住。另附上以雞汁熬煮成的燒汁。恒擔任解剖學的權威,把整隻雞拆開。雞肉一打開之際,白溜的雞肉散發出誘人的香氣。本以為燒雞都總會是很乾、很枯,誰知這燒雞肉質相當嫩和滑溜,而且肉汁得以保留住,很Juicy。雖然是用上冰鮮雞,但沒有雪水味,而且有雞味的說,肉絲間滲著啤酒味。也許是加入啤酒調味的關係,吃完整隻雞也不會覺得太油膩。是很值得Encore的說。

2012年10月19日 星期五

萬豚屋

尖沙咀赫德道19-23號地舖
貌似傳統的外表

彤:行過鳥華,見到有70蚊的Lunch Set,考慮到其水準,的確相當吸引,但因一心打算試新野,所以還是堅持到了,沒保証,卻在OpenRice好評如潮的萬豚屋。誰知一進店裡,就被其陰沉嚇得想掉頭走,那種陰暗絕非散發著情調,而是蘑菇雲的氣息。點了香菌濃湯厚切豚肉烏冬和豚骨濃湯豬軟骨烏冬。

用石鍋上,上的時候相當滾,仍有氣泡在邊邊位。香菌濃湯極上厚切豚肉烏冬用上了大啡蘑菇,菇味其實挺濃郁,奈何跟豚骨湯底不夾,感覺就似刻意將西方和東方的材料強行合起來,沒有好的Marriage。厚切豚肉不會過肥,味濃,不膩,合格,但絕不是佢所言的極上。而烏冬,雖說是手打,但不煙韌,毫不彈牙,加上本身沒什麼味道,跟旺角的火山頭手打烏冬差距極大!而豚骨濃湯豬軟骨烏冬,湯底似是味精多於用上數十小時熬出的湯,混濁的湯,不能窺探其豚骨的本質。豬軟骨份量不多,加上有點碎,豚味比厚切豚肉片失色很多。

服務態度不好,擠逼的環境,索價60多元的烏冬,感覺被搶劫一樣,還是到鳥華好了。

(前) 香菌濃湯厚切豚肉烏冬
(後) 豚骨濃湯豬軟骨烏冬
恒:今次的點評會少了分跳脫,就簡單的因為這高人氣的手打烏冬店 - 萬豚屋 - 絕對不能引起我對食物的豐富印象和想像力。貌似傳統的店外貌令我滿有期待,所以對鳥華視而不見;可惜原本底子裡只是一家跟旺角街邊日式麵店、銅鑼灣豚組沒差的普通食店。

前日Service Management才指出要是客人的心情不好,最終不滿的機會相當大,所以又一次強調優良服務員的重要性。精神集中在食物上。用茶酸澀味不能更重的奶茶打開序幕。香菌濃湯厚切豚肉烏冬隨即送上,在誇張的熱力下香菌...不...基本上只是啡大菇的味道在四散。喝一口湯...對...滿有豚骨的味道,但卻是不細心、沒有好好處理的混濁豚骨湯底、再有古怪陰沉的菇味襯托。烏冬雖然比超市買到的煙韌,不過並沒有吸收湯的能力、又容易被泡軟,所以比火山頭的差了點。

本質上豚骨濃湯豬軟骨烏冬是沒有太大分別,少了陰濕的菇味所以比較討好。可惜豬軟骨其實只是肉塊,鮮有軟骨位,貨不對版!

被搶劫嗎?我說不上,不過真的有$60 WOR的感覺,而不是令人滿足的$100咋WOR~~會再光顧嗎?不!